警惕!
急性心肌梗死年輕化
近年來,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,每年新發(fā)病例大約50萬。雖然中老年患者占大部分,但研究報告顯示急性心梗的發(fā)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,并且中青年人突發(fā)心肌梗死造成的心肌損傷往往更嚴重,更向人們敲響警鐘。
病例回顧
近日,23歲的市民小張(化名),在一天傍晚活動后洗澡期間出現胸悶、心慌、頭暈、乏力及心前區(qū)悶痛癥狀,期間嘔吐5次,全身出汗,伴有瀕死感,持續(xù)不能緩解,在家人陪同下緊急前往我院就診,急診科為其緊急啟動胸痛綠色通道,收住我院心內科,完善相關檢查后,李孝華主任團隊為小張行冠脈造影術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( PCI),堵塞的血管很快就被打開,缺血的心肌細胞得到再灌注,使小張化險為夷,轉危為安。

涵博醫(yī)院心內科李孝華主任提醒:“大部分心?;颊?,尤其是年輕人,他們的急性心梗都是以血管內斑塊破裂誘發(fā)形成血栓導致的,病發(fā)時又快又急,因此一旦有不明原因的胸悶、胸痛、氣短等不適癥狀出現,就要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年輕人要改變生活習慣,養(yǎng)成健康科學的生活飲食方式,不熬夜,戒煙限酒,適度鍛煉,可以有效預防心肌梗死的發(fā)生。”

年輕人急性心梗的誘因有哪些?
臨床上,很多急性心?;颊呤前l(fā)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的基礎上,在某些誘因下斑塊破裂、形成血栓,阻塞冠狀動脈管腔,導致心肌缺血壞死。
但也有很多年輕的急性心梗患者并沒有冠狀動脈斑塊及狹窄,冠狀動脈管腔正常。這種情況多見于年輕的男性患者,主要原因包括:
有些年輕人可能攜帶具有遺傳傾向的心血管疾病基因,如高膽固醇血癥、高血壓、冠心病等。這些基因可增加患心梗的風險。
過度煙酒:可以誘發(fā)冠狀動脈痙攣,增加心肌耗氧量,發(fā)生急性心肌梗死;
暴飲暴食:大量進食高熱量食物后血黏稠度突然增加,容易導致急性血栓形成;
熬夜:熬夜通常會伴隨一些不良生活方式,如吸煙、飲酒、夜宵等,雖使漫漫長夜變得好熬,但對身體的損害也是巨大的,而心臟“首當其沖”,長期熬夜導致睡眠不足,身體會分泌壓力激素,如腎上腺素等,這會升高血壓和心率的水平,進而增大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壓力。
長期壓力過大,過重的體力勞動,會加重心臟負擔、心肌需氧量增加,極易促進急性血栓形成和血管痙攣,導致急性心肌梗死。
某些特定疾病和情況,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肥胖、應激反應等,也可能導致年輕人發(fā)生急性心梗。如果年輕人出現如胸痛、呼吸困難、惡心和嘔吐等相關癥狀,應立即就醫(yī),進行評估和治療。
年輕人應如何預防心梗?
雖然現在冠脈介入治療水平大大提高,但比起亡羊補牢,未雨綢繆似乎是更好的辦法。建議大家尤其是年輕人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:
1.規(guī)律作息,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工作、游戲,避免精神緊張及持續(xù)高壓狀態(tài),保持心態(tài)平和,學會給自己減壓放松。
2.規(guī)律運動,鍛煉身體,避免久坐不動,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散步、游泳、舞蹈、打太極拳等適度的有氧運動,每次30分鐘以上,每周3-5次,要注重動靜結合。
3.提倡健康飲食,以清淡為主,遵循“四少三多”的原則,少糖、少鹽、少脂肪、少淀粉,多蔬菜、多水果、多蛋白質,食品種類多樣化。按時進餐,飲食有節(jié),適時補充水分。
4.定期監(jiān)測體重及腰圍情況,控制體重,避免超重及肥胖的發(fā)生。
5.戒煙戒酒,吸煙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,還會導致血管痙攣和心肌缺氧。另外,即使是適度飲酒也與心血管疾病相關。
6.30歲以上的年輕人建議每年做一次體檢,監(jiān)測血壓、血脂、血糖等指標,發(fā)現問題及時就醫(yī)。
關愛生命,救在身邊
我院胸痛中心建設旨在最大限度地縮短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時間,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,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、致殘率以及疾病的醫(yī)療負擔。

副主任醫(yī)師
經歷:原武警新疆總隊醫(yī)院高干病房科主任、河北滄州任丘康濟新圖心腦血管專科醫(yī)院心血管診療中心主任。曾在在北京安貞醫(yī)院進修心內科介入治療。
主治與專長:從事心血管臨床工作近30年,對于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等常見心血管疾病治療有較高造詣,擅長對于心血管急危、重癥患者的救治,冠脈介入手術,心律失常起博治療等。手術經驗豐富,對于分叉病變、主干、慢性閉塞等復雜病變的治療獨有心得。
論文及著述:發(fā)表論文17篇,國家級期刊12篇,省級期刊5篇。
榮譽:連續(xù)十年獲部隊嘉獎及優(yōu)秀科主任,榮立三等功一次,獲得忠誠衛(wèi)士榮譽勛章一次。
年輕不是任性的資本
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狀態(tài)
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